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培训 >

英语口语面试技巧

发布时间:2023-03-19 20:40 作者:[db:作者] 点击: 【 字体:

每每很多求职者到外企进行英语面试时,都会遭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譬如在面试着装、面试技巧方面总是得不到要领,从而导致在外企面试中失败而回。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英语口语面试技巧。

一. 了解报考院校专业往年的英语口试形式

各院校各专业的复试口试形式各不相同,一定要对症下药。可以通过询问以前考过的师兄、师姐们来了解复试口试的形式,可能的话,了解一下口试中常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复试口试有这样几种类型:自我介绍;读某篇英文文章,然后进行翻译或回答相关问题;抽到某个话题进行演讲、阐述;两三人就同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多人一起复试的情况);自由问答(可能是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也可能只是了解个人情况)。

二. 了解导师/考官

首先必须了解导师在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可能的话,看看他们写的书,因为在专业问题上,导师一般都会往自己研究方向上靠拢;其次,了解导师在口试中常问的一些问题及习惯(这个又得求助于师兄师姐们了);最后,可以给导师打电话,让他/她知道你是谁,有你这么一个考生参加复试。

三. 对以下几个方面要多加注意,适当练习几遍

1、见面问候语:Good morning / afternoon, dear professors. I am XXX. (Nice to meet you。)。告别用语:Thanks for your time. / Thank you for giving such a chance.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and soon。

2、 自我介绍篇(重点)。基本上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的口试中都会涉及这一方面。考官其实是要借此了解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你的报名表之外的一些信息。自我介绍时间以2-3分钟为宜。思路要清楚,要突出重点,口语尽量流利(不要太流利了,有背诵之嫌)。

1) 考官要求你作自我介绍时,不要用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等句子,重复、啰嗦。开头可以只用一句话引入:Dear professors, I feel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here.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介绍姓名、年龄等等。

2) 自我介绍的主体内容① 姓名。介绍自己姓名时,发音一定要准(南方考生要多加注意)。 ② 年龄。年龄可以跟在姓名后带过(I am XXX, 25 years old)。③ 原来的院校、专业。注意:一定要把原来学校的英文名称、专业的英文名称弄清楚(尤其是跨校、跨专业的学生)。所属的公司、职位。注意:在职考生则应将自己公司、自己职位/职称的英文名称弄明白。

2如何准备英语面试 1.自我介绍

在自我介绍开始之前,建议先来一句开场白,比如说:I 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here.这样铺垫一下不会显得自我介绍太干。

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应该包括你的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这几个部分。其实大多数面试官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这部分介绍可以尽量简短一些。

2.工作/实习经验

就面试官来说,他更想了解的是你的能力,想知道你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你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学生可以介绍自己做过的兼职或参加过的社团活动。

3.职业理想

大多数面试官希望看到的都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对行业发展有想法的应聘者,因为这样的人总是对工作充满了热情,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不管你抱持着怎样的心态,只要想拿到理想公司的offer,你都应该浅谈一下你的职业生涯规划。

4.兴趣爱好

有小伙伴在面试时遇到了一个英国面试官,他告诉面试官他是利物浦的球迷,而且觉得利物浦一定能取得英超联赛的胜利,最后他面试通过了。记住了,谈兴趣爱好能很快地拉近你与面试官的距离,但切记随心所欲、泛泛而谈。

5.自我评价

说白了就是要在最后来一个自我总结,既要展示你能力上的优点,又要让面试官看到你性格上的缺点。

3英语面试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英语电话面试或者一面的第一个英文问题很有可能是 introduce yourself 或者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 you are doing/you did , 所以在参加面试之前不妨写一下怎么介绍自己,怎么介绍自己简历上写过的项目等,然后可以反复阅读然后自己说给自己听来做下事前准备。

面试官更注重于你英文表达的内容胜过英语本身。除非你是应聘专业翻译,否者雇主对你的要求往往是可以使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你具备用英语把你说的事情说清楚的能力就行了,其实这一点要求的是基本的英语思维能力。比如说一个英语作为可以写的不错的人,只要打破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那么在口语中也是能把事情说清楚的。而某些只注重锻炼一些基本交流口语的人,由于翻来覆去不涉及说什么逻辑的事情,结果对于复杂一点的表述就往往无能为力。

听不懂不是什么大问题,不懂装懂才是问题。当听不懂面试官说什么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说 sorry, I didn t follow you, can you please repeat it ,这个不会降低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因为面试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考察你的交流能力。而听不懂礼貌的让人重复也是个不错的交流能力。而且现实工作中由于要和不同英语口音的人交流,听不懂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能卡壳,不能面面相觑,不能不懂装懂,而是立刻礼貌的要求别人重复。这里强调的一点是一般工作中我们让人重复不太会总是说pardon,这个词比较急促,听起来不是特别礼貌。

尽量把每一句说的流利,但是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加停顿。比如用语气词uh,或者and, well等来表示你在斟酌怎么表达你要说的内容。比如 This part of improvement, uh... ..., I was one of the main contributors. And.... ... I ve been driving it even further afterwards 。 这种停顿不但不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英文的观感,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稳重。

说的流利比发音准确更加重要。我参加过的英文面试和我自己作为面试管主持过的英文面试都毫无疑问的指向这一点,在面试中只要你能持续的说下去,发音不准不是问题。别人听不懂可以要求你重复一下,但是如果你一直纠结于发音结结巴巴那么印象就会很差,会给人一种你根本没有英文思维的看法。其实外企招收的很多外籍职员母语也不见得是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也是外语,大家都有口音,只要你可以说出来让别人理解就行了。况且就算是英语母语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的英语发音也是千差万别,不要指望大家用所谓的标准英标。

语法问题不是问题,答案还是和上一个事实一样,没人会在意你的语法小问题,除非你说的完全没有人能听懂或者意思说的相反。比如这一句 I ve been in this project 5 years, there is nothing I don t know abo(512是什么意思?512是国际护士节,定在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ut it 就算你说成 I m in this project 5 year, nothing I don t know it 虽然很别扭但是你也要继续说下去而非不停的纠结。应为作为面试官来说更希望看到自信的candidate,其他方面都是以后可以逐渐提高的。

4怎样准备英语面试 第一点:Writing a personal mission statement

它的意思是 叙述个人的工作任务说明 。这一点对于应聘者非常重要,能够时常保持对自己岗位和责任的书面陈述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人才的重要体现。所以,在面试时别忘了对面试官提及这一点。

第二点:Updating skills through training so that you remain active and marketable

这句话的意思是 时常通过职场培训来获取技能,这样就更容易提高工作效率 。也就是说在面试时别忘了提到自己希望能够定期参加培训。这样不仅能够让面试官知道自己很 上进 ,同时也能够真正地获取增长技能的机会。

第三点:Keeping a work diary

这一点的意思是 坚持书写工作日志 。在对面试官提及自己的强项时,别忘说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习惯 就是事无巨细的全部记录下来,时时监测自己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面试官会对你 青睐有佳 的。

第四点:Developing self-awareness

在职场中 不断提高自我意识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大型企业都注重员工的自我意识的培养。所谓的自我意识就是指员工都能够有工作自觉性、自控力,对自我教育和提高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所以,千万别忘了在面试时提到自己的 self-awareness 。

第五点:Ready to seek help of a mentor

工作中的 把上级当作自己的导师 是一个十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上下级的沟通方法。同时,这也是自己能够加速成长,升职加薪的 不二秘籍 。希望各位在职场打拼的朋友都能这一点 心领神会 ,尤其是别忘了对面试官提及这一点。

英语 口语 面试技巧如何准备英语面试英语面试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怎样准备英语面试

以上是北京美联英语整理的英语口语面试技巧全部内容。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